石家庄交通运输学校
校徽、“一理念一训三风”梳理解读
办学理念: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
校 训:厚德博学 笃行致远
校 风:至诚和谐 守正创新
教 风:言传启智 身教正行
学 风:明礼善学 坚毅进取
一、校徽释义

1.标志主体采用“抽象”的设计理念,由汉字“石”演绎而来,辅以“共生”的设计手法,以“交通”二字的首字母“J、T”融入标志之中,诠释了学校的地域和特性。
2.标志的主体线条像四通八达的道路,上部有层阶的平直线条,又似翱翔在空中的飞机的两翼,下部波纹曲线,像前行的轮船推开的浪花。主体线条从陆、海、空三个层面凸现学校特色,体现交通运输领域宽广,同时也寓意学校的发展通达长远。
3.中部绿色的公路象征了石家庄交通运输学校上下同心,一往无前,以及对学校事业的脚踏实地、开拓创新。
4.标志的主体采用了智慧蓝和生机绿两种搭配色。蓝色象征了宽广的胸怀和无限的包容;绿色象征了生机、活力,寓意石家庄交通运输学校教育事业的生机盎然与发展的无限可能。
二、办学理念: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
2013年3月17日,人大举行闭幕会,习近平主席在发表讲话时指出,“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,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,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,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。”
“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”,这既是一种庄严的承诺,更是广大民众久远而朴实的梦想。学校以此为办学理念,旨在表达这样的办学思想:一个人,不论什么身份、资格、教育背景,只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,能为社会进步事业作贡献,都应当得到认可和尊重。钱学森、华罗庚等科学家是人才,许振超、王钦峰等技术工人也是人才。我们弘扬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,把更多劳动者培养成为社会急需的高科技人才、高技能人才、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。学校努力培养实用型人才,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,让每个有志成才的人都有发展的空间,让每个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人都受到社会尊重。
三、校训:厚德博学 笃行致远
厚德:语出《周易》:“君子以厚德载物”,“厚德”即宽厚仁爱的心性与品德之义。“厚德”意在倡导师生崇尚道德、知荣明耻、存荣弃辱、共创和谐。
博学:语出《论语》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,“博学”意为广泛地学习,也指学问渊博。意在倡导师生创新学习、追求真理、博采众长、丰富自我。
“厚德博学”也是学校教书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。
笃行:语出《中庸》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”。意在倡导师生知行统一、注重实践、身体力行、学以致用。
致远:语出《诫子书》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。意在倡导师生信念坚定、志存高远、追求卓越、开创未来。
四、校风:至诚和谐 守正创新
至诚:至诚是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,至诚无息,至诚无妄。《中庸》曰:故至诚无息。不息则久,久则征。征则悠远。校风中的“至诚”,旨在追求和倡导真诚。极其真挚诚恳的心意。
和谐:它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、方法论。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、公平正义、诚信友爱、充满活力、安定有序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,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、愿景,既是目标又是过程。学校追求和营造和谐的校风,也是追求一种美好的环境和氛围,即“形成全体师生各尽其能、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风气。
五、教风:言传启智 身教正行
言传:用言语讲解、传授。
启智:意为开启智慧的大门,启迪智慧,丰润学养。所谓以道启心,以心启智,号召教师要把人的教育培养放到第一位,培养学生良好品徳,启迪潜在智慧,以人为本,以徳为先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,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,激发学习兴趣,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身教: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,用行动示范。
正行:端正行为。指教师要在注重完善自我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,不断提高和完善人格修养,追求卓越的师德风范。
六、学风:明礼善学 坚毅进取
明礼:从广义上讲,就是“讲文明”;狭义上,就是“明晓规矩”。古代学者颜之说:“国尚礼则昌,家尚礼则大,身有礼则修,心有礼则泰。”将明礼作为学风,体现了学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视。
善学:善于学习知识、学习技能,学习做人,学习做事,这是获取知识和能力,实现梦想的前提和基础。养成善于学习的习惯,有利于一个人进步和成长,受益终身。
坚毅进取:坚毅进取的精神,乃是学习、工作的不竭动力。坚毅,指坚定而又有毅力。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品质;具有坚毅进取的精神,才有敢为人先之勇气,百折不回之毅力,才能在面对各种困难和境遇时,都保持不放弃、不退缩、不认输的劲头。